AI·镜界—南京人工智能生态街区应用场景解决方案征集公告
发布时间 :2025-08-06 10:09 来源:谷发展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:加载中...... 视力保护色:
为贯彻落实国家、省、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战略,加快南京人工智能生态街区(以下简称“街区”)建设,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街区应用场景解决方案,通过“共建、共享”机制,合力打造全国AI技术的“试验田”和AI赋能生产、生活的“样板间”。有关事项公告如下:
一、征集时间
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5年8月15日。
二、申报主体要求
面向全国范围内的企业、高校院所、行业机构等,须具备人工智能领域相关技术研发、场景落地、运营服务能力,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纠纷,具备成熟的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。
三、征集清单
充分响应国家、省、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向,根据街区建设需要,首批征集AI基座能力、AI服务平台、AI应用场景三个类别12个需求场景的解决方案(单个方向或打包为综合场景),并同步征集其他开放场景。
(一)街区AI基座能力建设
1.智算服务联合体
场景需求:整合街区内外运营服务商、科研机构、龙头企业等多方算力资源,构建统一的智算调度与共享平台。实现算力动态分配、成本优化、安全监控,打造“算力即服务”的基础能力。
能力要求:须具备跨主体算力资源整合技术,能开发或部署智算调度平台,具备算力集群运维能力,有成功整合多方算力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案例。
2.数据服务联合体
场景需求:构建“数据可用不可见”的一体化数据服务共享平台。实现数据标准化处理、安全流通、按需调用,同时建立数据使用全流程审计机制,保障合规性。建立街区数据共享中心,整合公域数据、市域数据、区域数据等,构建数据交易机制。
能力要求:须具备数据治理能力,掌握隐私计算技术,能搭建数据共享平台,有公共数据跨领域整合经验,并能提供长期数据安全运维服务。
3.具身智能垂类模型共创中心
场景需求:聚焦工业、医疗、教育等特定领域,搭建具身智能垂类模型联合研发与迭代平台。整合领域数据、算力资源、专家资源,支持企业、高校、科研机构协同研发,并推动模型在实际场景中落地测试,形成“研发-测试-迭代”闭环。
能力要求:须具备垂类模型研发工具开发能力,能搭建协同研发平台,具有领域资源整合能力,具备模型落地测试经验。
(二)街区AI服务平台建设
4. AI成果转化服务平台
场景需求:搭建“高校/科研机构-企业”AI技术供需对接平台,前端对接高校实验室成果,中端提供成果评估、中试支持,后端对接企业技术需求,并配套知识产权保护、技术交易撮合服务。
能力要求:须具备技术成果评估能力,能搭建技术供需对接平台,拥有中试资源整合能力,提供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,并有成功转化案例。
5. AI人才供需匹配平台
场景需求:构建AI人才能力动态画像与供需对接平台。整合高校人才培养数据、企业岗位需求,通过AI算法生成人才三维能力画像与岗位匹配度报告。同时配套职业规划服务,形成“培养-就业-成长”闭环。
能力要求:须具备人才画像技术开发能力,能搭建校企互联平台,提供职业规划AI工具,有人才供需对接经验。
6. AI产业链资源协同平台
场景需求:搭建AI供应链、技术、资本等协同平台。供应链方面,整合上下游企业资源,实现原材料采购、物流配送协同;技术方面,提供共性开发工具、检测平台;资本方面,链接专项基金与耐心资本,为企业提供融资对接服务。
能力要求:须具备产业资源整合能力,能搭建协同平台,提供共性技术服务,有产业集群服务经验。
7. AI产业孵化服务平台
场景需求:聚焦软件开发、具身智能、无人驾驶、医药健康等领域,培育AI融合创新项目。提供技术支撑、商业辅导等,并联动龙头企业进行场景试点,加速项目从种子期到成长期的跨越,形成AI产业集群。
能力要求:须具备垂直领域孵化经验,能提供“技术+商业”全链条服务,有场景资源整合能力,具备投资对接能力,并有成功孵化案例。
(三)街区AI应用场景建设
8.园区智慧办公
场景需求:落地AI+共享办公、无人巴士、无人机配送等场景,实现办公空间灵活高效、通勤便捷、服务智能,打造“工作即生活”的园区体验。
能力要求:须具备智能系统开发能力,能提供硬件设备集成服务,有园区场景落地经验,具备长期运维能力。
9.商区智能消费
场景需求:打造AI +个性导购、透明消费、艺术空间等场景,提升消费精准度、信任度与沉浸感,构建智能商业生态。
能力要求:须具备智能导购系统开发能力,能搭建透明供应链平台,有AI互动装置设计经验,具备商业场景运营能力。
10.社区智慧生活
场景需求:建设AI +社区生活平台、管理系统、安防监控等场景,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与安全性,实现“社区即家园”的智慧体验。
能力要求:须具备智慧社区系统开发能力,能集成智能硬件,有社区运营经验,具备数据安全保障能力。
11.校区产教融合
场景需求:落地AI孪生校区、智学空间、透明人才平台,实现“学习即实践”,推动产教融合。
能力要求:须具备数字孪生技术开发能力,能搭建智学平台,有校企合作经验,具备教育场景落地能力。
12.景区智慧休闲
场景需求:打造AI+绿化养护、记忆健身绿道、游客体验项目等,实现“休闲即体验”,融合科技与生态。
能力要求:须具备智能养护系统开发能力,能设计AI互动体验项目,有景区智慧化改造经验,具备生态与科技融合设计能力。
(四)其他开放场景
为进一步完善街区生态体系,拓展AI技术在街区建设与运营中的应用边界,除上述列举的应用场景外,具备创新思路、解决方案的服务商,均欢迎提报。
四、合作机制
1、入选服务商将纳入街区“共建伙伴库”,优先参与场景建设与运营。
2、采用“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”模式,合作方可通过技术入股、服务分成等方式获取收益。
3、街区将提供数据、场地、政策等支持,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模式创新。
五、报送要求
1、申报单位需填写《“AI·镜界”场景合作申报表》,明确申报方向、自身能力说明、合作方案及预期效益。
能力清单申报需附佐证材料,包括:
相关技术专利、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证明;
同类场景成功案例(含合作协议、实施效果报告);
团队资质及资源配置说明。
2、材料电子版(盖章扫描件)请于2025年8月15日前发送至邮箱:[email protected],邮件主题注明“‘AI·镜界’场景合作+单位名称”。
六、联系方式
联系电话:025-52887988